近期,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,具体如何调整?为何下调?未来趋势如何?
【资料图】
5月以来,渤海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恒丰银行等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。
渤海银行
5月5日,渤海银行发布公告显示,自5月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,包括人民币储蓄存款挂牌利率和人民币单位存款挂牌利率。
具体来看,渤海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由0.35%调整为0.25%;三个月、半年以及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1.33%、1.59%、1.85%,均较之前下调10个基点;二年期、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2.40%、2.95%,均下调25个基点;三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幅度最高,由3.25%调整为2.95%,下调了30个基点。
浙商银行、恒丰银行
5月4日,浙商银行、恒丰银行发布公告称,自5月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。
调整后,两家股份行的个人活期存款利率均为0.25%。
在个人定期存款方面,浙商银行、恒丰银行三个月、半年期、一年期、两年期以及五年期的整存整取利率保持一致,均下调为1.30%、1.55%、1.85%、2.40%以及2.95%。
从3年期个人整存整取利率来看,上述两家银行略有不同,浙商银行调整为2.90%,恒丰银行为2.95%。
为何下调?
国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业伟表示,降低存款成本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。2022年末,银行业整体的净息差为1.91%,处于历史低位,如果净息差持续快速收缩,银行将面临更为显著的经营压力。
西部证券分析师张晓辉表示,4月10日,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《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(2023年修订版)》,在相关指标中新增“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”,且该项为扣分项。中小银行为达标监管要求,或存在较强的存款利率下调动机。
另有业内专家指出,存款利率下调不仅有利于银行降低存款成本、缓解负债端压力,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居民储蓄进一步转化为消费。
展望未来,业内人士认为,在银行净息差承压、“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”纳入考核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,银行存款利率仍有调降空间。
“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,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,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。”
国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樊信江表示,一季度以来,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,1年期LPR处于历史低位,银行存款利率仍有调降空间。
中国人民银行:
商业银行调整存款利率是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
记者梳理发现,银行此轮对存款利率的调降始于2022年9月中旬。
2022年9月15日,6家国有大行先后发布公告,下调各个期限人民币存款利率。其中,三年期定期存款下调15个基点,一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,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.5个基点。
随后,包括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、中信银行等9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发布公告,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跟进下调。
今年4月,山东、广东、河南、湖北、陕西等多个省份的城商行、农商行也相继下调存款利率。调整后,多家中小银行5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利率降至4.0%以下。
4月20日,在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,针对近期部分法人银行发布了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进行了解读。
邹澜表示,去年4月,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,引导各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情况,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。
去年9月,主要银行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,进一步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,其他银行也陆续跟进调整。
当时,大部分银行已经主动下调过存款利率,近期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,也有一些银行是在春节前后存款利率上调后的回调。
近年来市场利率整体是下行的,去年以来存款增长较为明显,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。在这个新的机制下,就带动了存款利率下降。
邹澜表示,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,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,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,灵活调整存款利率,不同银行的调整幅度、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,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。
通过自律机制协调,由大型银行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率先调整存款利率,中小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跟进和补充调整,保持与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对稳定,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,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,保持合理息差,实现持续稳健经营,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。
下一步,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,持续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,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,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利率环境。
来源 / 广州日报、新华社、央视新闻客户端
责任编辑 / 翟玉静
值班编辑 / 王妍
审校 / 窦怀国
责校 / 张敏